唐河戰貧“最”給力 脫貧成色足
南陽網訊 (特約記者豐興漢)這幾天,唐河縣上屯鎮馬屯村邊緣易致貧戶喬志三心里如釋重負:突患重病的大孫子需要近30萬元的手術費,村脫貧攻堅小組通過落實先診療再付費和住院“六次報銷”政策,孫子成功手術,兒子也得以重返廣東的務工崗位。
更讓他感動的是,扶貧干部在入村走訪時,對擔憂報銷后仍然支付不起醫藥費的喬志三說:“咱們的新政策里貧困戶和邊緣易致貧戶異地治療自費部分超一萬的,可以向縣醫保局申請再報銷,審批合規的費用還可以再報銷90%?!币痪湓捵寙讨救睦锏氖^落了地。
傾情扶貧,傾力戰貧。作為有著逾4萬名貧困群眾的唐河縣,是全省12個重點非貧困縣和20個掛牌督戰縣之一。唐河縣堅持“六個最”,持續發力,久久為功,使117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,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,全縣人民邁上“懷揣夢想、筑夢小康”的新征程。
付出精力最多。唐河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,一切工作圍繞脫貧攻堅、一切工作服從脫貧攻堅、一切工作服務脫貧攻堅,投入的人力、花費的時間、付出的心血前所未有??h處級干部每周開展一次脫貧攻堅調研督導,縣委常委會、縣政府常務會每月至少研究一次扶貧工作。全縣公職人員全部分包貧困戶,累計選派駐村工作隊121支、7000余名財政供給人員開展結對幫扶,確定每周四為“結對幫扶日”。 135家企業對口幫扶全覆蓋,實施產業幫扶項目84個。
投入資金最大。累計投入各類扶貧專項資金近百億元,投入資金數額之大,為唐河歷史之最,走出了一條非貧困縣自力更生、“自費”扶貧的新路子。尤其在農村基礎設施改善上,累計投入資金59.3億元,對全縣所有行政村和25個集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進行全面提升,徹底改變了唐河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的歷史。
兜底保障最牢。一方面,兜底政策“應享盡享”。2017年起,在全市率先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?;蛱乩ЧB范疇,今年又將未脫貧人口、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的低保金全部提升到每月335元的A類標準,同等享受醫療、教育、金融、就業等行業扶貧政策。另一方面,集中供養“應住盡住”。每個鄉鎮都建敬老院,每個村都建“幸福大院”,實現了集中供養全覆蓋,真正實現特困人群住有所居、病有所醫、老有所養。
增收渠道最穩。在發展產業、帶動就業上,創新實施了糧倉扶貧、眾享農機、特色產業以及公益性崗位、政府購買基層服務崗位等多項增收措施,探索出了產業獎補、就業獎補、兜底關愛資金等多種收入分配形式,貧困戶戶均疊加增收措施5項以上,人均年收入1.5萬元以上。
戰略銜接最緊。在保持脫貧攻堅責任不減、力度不減的情況下,扎實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及早謀劃制定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,堅持“脫貧與致富”同步推進、“軟件與硬件”同步提升,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“三變改革”、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實現了優勢互補、同步發展。
“三貌”提升最快。干部精神面貌大改觀,脫貧攻堅成為黨員干部“試金石”,廣大黨員干部黨性得到淬煉、作風得到錘煉、素能得到鍛煉,先后涌現出了駐村書記“夫妻檔”王偉和王海淼、第一書記李偉等一大批優秀扶貧干部典型。社會風貌大改進,通過建立“同心超市”、 設置“學樹行做光榮榜”“善行義舉榜”,以及每月開展一次政策宣講或實用技術培訓、每月召開一次貧困戶講評會和故事會等載體,充分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。村容戶貌大改變,通過實施三期村級基礎設施提升PPP項目、貧困戶“七改四有”、危房改造全覆蓋等,全縣農村村容村貌和戶容戶貌明顯提升。
編輯:徐冬梅 校審:賈紅英 責任編輯:張中科 監審:黃術生
上一篇:“兩山”擂臺賽描繪南陽好生態?
下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