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陽網網評|新華書店見證我的成長
評論員喬紅洲
從小受到父母親的熏陶,喜歡讀書,鐘情新華書店。不敢妄言自己是個真正的讀書人,但卻是一個嗜書如命者,只是未曾做到孫敬頭懸梁、蘇秦錐刺股、匡衡鑿壁偷光之境界。一直覺得每本好書都是有生命力的,猶如我的朋友,伴我成長。
上學期間,素有購書和藏書的癖好,常把每月的生活費幾近用來買書,直到經濟危機。在書的樂趣中,購和藏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盡管如今電子書充斥著現代人的生活,或許傳統情愫根深蒂固,我還是喜歡新華書店里擺放的書本紙張散發著清淡的墨香,親切的質感和接近人體的溫度,似乎與人有著共通的靈性。
從新華書店買到從前想買而錯過的圖書時,甭提有多高興了。每個愛書的人想必都體會過借書于人時的復雜心情,不是不愿意,只是自己深愛的書,一旦借出,就如同嫁了女兒一般,總是朝夕盼歸。
或許是因為“書中自有顏如玉,書中自有黃金屋”,或許三歲那一年,我的求知欲洶涌勃發了,于是我“有幸”天天拎著個小書包,屁顛顛跟著母親去幼兒園聽課。
童年的時光是美好的。文字,于我而言,成為了一種難分難舍的情愫。老媽對我的這個愛好自然給予她能力內應有的全部支持,在新華書店給我買來了《格林童話》、《365夜》、《伊索寓言》等故事書,她總是鼓勵我寫下自己的所感所想,閑來無事與我切磋文字,聊生活、談人生……
雖然初、高中的時候不能和往常那樣看書了,因為課程的增加早已遏制了我“自由讀書”的想法。但即便如此,那時高三的晚自習后,我總是跑去新華書店購買《意林》、《讀者》合訂本,在暖暖的燈光下津津有味的閱讀,這也算是我枯燥生活里最大的慰藉了。每每看到好的文章,總是愛不釋手,當時內心有種上大學一次讀個夠得想法。
古人云:讀書有兩大樂事,一是“紅袖添香夜讀書”,二是“雪天閉門夜讀書”。太平盛世,百花齊放,好書如云。夜讀便成為我最大的享受。時近子夜,萬籟俱寂,天地間仿佛只有我一人存在,心無雜念,沒有人事倥傯,沒有碎屑繁雜,讀著自己喜歡的書,與書為伴,與德為鄰,思想與作者一同馳騁,隨心所欲,淺唱低吟。一本書讀完并不意味著故事的完結,腦子里卻猶如萬馬奔騰,多少次夢里游書海,那種純粹的享受和快樂是無法言語的。
今天,我回到書店工作,服務教育教學,為讀者找書,為書找讀者,薦書賣書成為了我的工作,到新華書店讀書也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人生在世的方式有千百種,而每個人只能選擇一種,說到底誰的生活都是狹窄的。一個人不一定文垂千秋,才蓋天下,但若在成長之路上能品千秋之文,常有良書相伴,也是很愜意的人生。
作者單位:社旗縣新華書店
編輯:王鵬 校審:賈紅英 責任編輯:張中科 監審:黃術生
上一篇:南陽網網評|南陽全民向善的精神追求
下一篇:沒有了